帝国的音乐流散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华体会(中国):2011-05-27浏览次数:2424

张延莉

 

2011511,汤亚汀教授受翰博论坛之邀为上音学子进行了题为《帝国的音乐流散:1942-45年的上海交响乐团与日本音乐家》的专题讲座,介绍了自己新近的研究成果,公共基础部部分老师及音乐学硕博士研究生聆听了是次讲座。

讲座伊始,老师首先对论题的核心概念Diaspora进行了解释并对流散地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简单介绍。Diaspora一词可翻译为“流散”“离散”“飞散”等,原指将古希腊文明从中心城邦驱逐到边缘的殖民地,现泛指所有的海外移民社群及其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流散”的内涵是“多元文化并存”和“文化传统再创造”。老师同时指出从流散的视角看民族身份和文化认同,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存在于动态的“跨界关联”中,使文化认同从同质转变为异质,颠覆本真性,创造新的传统和民族性。

进入讲座主体部分,老师首先介绍了1942年之前上海的形势以及各主要流散社群的大状况,为重点介绍文化“孤岛”时期(1942-45)的上海交响乐团和日本音乐家奠定了基础。而后从演奏团体、演出场地、演出人员到演出事件、演奏曲目等等,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报刊资料和数据的展示详尽的说明了“孤岛”时期的上海交响乐团,是当时上海各流散社群的公共空间,是他们共同认同欧洲文化的结果,通过这个公共空间,展示他们各自的杂交的多重民族身份和意识形态,即各自都在跨民族的关联中为自己定位,于是上海这一国际流散地成为各群体政治斗争、生存斗争、文化身份认同的需要而归属的地方。 一支英国人创建的乐队,由日本人接管,犹太人统领,其成员有俄罗斯人、意大利人、中欧犹太人、德奥人、以及少量的中国人、日本人,组成了一支多国部队。这是一支奇怪的部队,建立在日本人反西方白人的“大东亚共荣圈”的政治理念上,却用西方的艺术手段来表征——西方的乐队、西方的曲目、西方的音乐会形式、西方民族乐派风格的东方作品、西方的音乐家。 这一个案表明,音乐可以穿越国界、民族、意识形态和文化界限,而为任何种族、政治、民族国家服务。

基于个案研究,老师还对自己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与反思,首先他对新史学提出了几点思考,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图里诺认为“历史在不断地被征用和重构,以满足当今政治的需要,在这层含义内,历史是现代的”,彭刚则认为“史家从自己的关切出发,将眼光投向过去”。以“工部局乐队史”为例,韩国璜(1999)从音乐史学角度,毕可思(2001)从殖民地政治学的视角,榎本泰子(2009)从城市公共性的历史等对工部局乐队史做过研究,而其本人选择了流散文化-后殖民主义反思的视角,对“上海交响乐团”的历史1860年代~1949进行了梳理。通过当时的外文报刊如《上海犹太早报》,《德文东亚新闻报》报刊《北华捷报》,《字林西报》,《上海泰晤士报》,《大美晚报》,《工部局会议录》以及节目单如当时“上交”秘书长草刈义人所保留的1942~45年的英文-日文节目单,梅百器女儿2005年的回忆录,并与榎本泰子、井口淳子、田岛十系子等日本学者交流,以这些途径进行了碎片化的历史书写,构建出一幅当时以“上交”为中心的上海音乐生活景观

汤亚汀老师的该项研究已以三十余万字的专著完稿,而该讲座所涉及的时段1942~45年的历史属于全书中尤为注重的两章之一(另一章是1860年代~1879年工部局乐队建立之前的历史),许多材料在国内学界尚属首次披露。该研究在理论预设上关注城市多元音乐文化运转机制;在文化政治诉求上,一方面为上海重建国际文化大都市提供历史依据,另一方面从后殖民角度对殖民遗产和中国音乐体制现代化进行了反思。作为国内鲜见的对于音乐机构的专门研究,涉及流散文化、身份认同,权力流动,文化政治等国际学术前沿信息,我们期待该专著的早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