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音音工系学生就业岗位多 |
本报记者 洪伟成
6月6日晚上,细雨霏霏。华体会在线登录音乐工程系2016届的毕业生们,用自己的双手在贺绿汀音乐厅搭建了一个梦幻般的舞台。在这个梦幻之境里,临近毕业的学生用音乐直抒胸臆,回首一路有音乐相伴的成长之路。据介绍,这台毕业生音乐会从作曲、制作、混缩,到现场的搭建、扩音、摆台,都由音工系的学生独立完成,整台演出集专业性、多元性、视听完整性于一体,也很有趣味。 寒去暑来,又是一年毕业季。华体会在线登录音工系的毕业生都会去哪儿?他们会为求职而烦恼吗?据了解,华体会在线登录音乐工程系创建于2003年,是在原作曲指挥系“音乐音响导演”专业方向的基础上扩展而成。基于“专业学习结合学科交叉、应用技术结合创新实验”的办学宗旨,音工系办学包括“音乐设计与制作”“录音艺术”和“音乐科技与艺术”3个专业方向,办学层次包括本科生、硕士和博士学位研究生,从2007年(音工系第一届毕业生)至2015年,九届本科毕业生共计340余人。 关于音工系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上音音工系主任陈强斌告诉记者,一部分考研进入华体会在线登录研究生部、中国美术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国内高校;一部分赴斯坦福大学、伯克利音乐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伦敦国王学院、海牙皇家音乐学院、柏林艺术大学等国外名校深造;大部分进入各艺术机构、场馆、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像国家博物馆、上海文化广场、东方艺术中心、上海电视台、话剧中心、腾讯、网易、上海迪斯尼等,如今都有上音音工系的毕业生,他们一般在那里做音乐、音响、音频等技术工作。还有的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独立或参与创建音乐音频工作室,或在专业院校如中国美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浙江传媒大学任教。” 陈强斌说。 常石磊是歌迷熟悉并喜爱的一名歌手。人们有所不知,他是上音音工系2005届音乐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毕业生。凭借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常石磊2007年正式加盟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制作团队,参与录制的歌曲《我和你》获得导演组一致认可。2013年他携手林忆莲历时3年打造的专辑《盖亚》,摘得第24届台湾金曲奖最佳专辑制作人、最佳编曲人两项大奖,实现了大陆幕后音乐人在金曲奖流行类奖项上零的突破。还有就职于美国谷歌音频部的唐久强,获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音乐科技硕士,早在上音音工系攻读本科时,就参与研发了专为现代音乐装置设计的无线电控制动作传感器。“只是音工系培养的人才都在幕后,人们一般都不大了解。”陈强斌强调说,“但他们中有很多人在业界赫赫有名。” “近年来,音工系承办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项目有不少,如上海国际电子音乐周(EMW)、数字音频大赛(DAC);我系师生还策划、制作过2007上海电子艺术节开幕式大型‘新视觉电子音乐会’、2010上海世博会‘声音标识’展演、中国第一张5.1声道室内乐蓝光CD的录音制作、从听觉出发的非典型跨媒介艺术展演‘声立方——超感官空间’;应邀在上海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苏州博物馆、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德国汉堡音乐戏剧大学等地,举办专场原创音乐与多媒体音乐会。” 陈强斌表示,音工系的创建与发展,顺应了当代音乐(文化艺术)结合科技与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人才培养的方向非常宽,因而具有当今所谓“跨界”的特征。学生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经过基础训练和动手能力培养的实践,可以逐步发现自身的特长与潜质,根据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特长进行定位。毕业生的就业岗位非常多,如电子音乐作曲、音响工程师、录音师、音乐新媒体艺术家、音频编辑、电脑音乐制作、编曲(应用音乐)、电影音乐制作、游戏音频与音效、各类音乐音响定制与视频配乐等,在人才市场一直是颇为抢手的。 http://epaper.ccdy.cn/html/2016-06/13/content_180764.htm 中国文化报 > 2016-06-13 原文刊载于 中国文化报2016-6-13 第7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