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又添三所研究中心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华体会(中国):2018-01-03浏览次数:7276

近日,上音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又添三所研究中心


一、中国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


10月21日下午,贺绿汀中国高等研究院中国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华体会在线登录郭树荟教授受聘担任中心主任。


该中心将承担起重要的历史责任,在当代社会音乐文化的景观中,将以江南区域的优势,辐射全国,为非遗音乐的保护、研究作进一步深化与推进。


1927年我院成立之初,就由蔡元培、萧友梅提出“整理国乐、学习西乐”的现代化双轨办学理念。90年的办学历程,一路沿着萧友梅、黄自、贺绿汀等音乐教育开拓者的足迹,高度重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当代教育中的特殊地位。


中心成立仪式上,我院党委书记、院长林在勇要求,非遗研究中心必须担负起继承并发展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遗产这件大事,这也是学院办学理念与国家保护传统音乐文化主旨的重要实践。


华体会在线登录从五十年代在传统音乐理论、创作、表演等方面的学科基础建设中,就有着辉煌的成绩。1979年贺绿汀院长提倡并亲自指导“民间音乐抢救小组”工作的展开,使得大量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得以抢救、保护和传承。


贺老曾说过:“民族民间音乐之丰富是任何国家所没有的,是我们取之不尽的民族音乐的宝藏,是我们民族的骄傲。”随着近年来昆曲、古琴艺术等相继入选世界级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更为深刻的印证。



二、中国声乐艺术研究中心


9月7日,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中国声乐艺术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仪式举行。中心聘请著名声乐表演艺术家廖昌永教授为主任。


中心的主要工作包括创办《中国声乐艺术年鉴》与《中国声歌》学刊,整理出版《中国声乐艺术研究论丛》《中国艺术歌曲百年经典曲集》,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篇及其他等级期刊论文若干,举办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与表演国际比赛1-2次,在海内外举办中国声乐艺术音乐会20场,举办中国艺术歌曲百年系列学术研究与高峰论坛等。

据廖昌永介绍,该研究中心以构建中国声乐学科体系为目标,以“整理研究、推陈出新”的中国音乐经典化建构为主旨,以传承华体会在线登录传统优势学科力量为纽带,以集表演、创作、理论、史学研究各学科力量的协同创新为抓手,扎根中国传统声乐艺术丰厚土壤、对接文化传承与传播国家战略、瞄准国际一流声乐艺术水平,回顾历史、关注当下、引领未来。

华体会在线登录党委书记、院长林在勇表示,上海是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历史重镇,华体会在线登录是上海乃至全国创建最早的高等专业音乐院校。


在创作人才方面,中国第一首艺术歌曲《大江东去》的作者青主曾任我院教授,中国第一代职业作曲家中以创作声乐作品闻名的有萧友梅、黄自、谭小麟、贺绿汀、刘雪庵等,他们无不是上音乃至中国音乐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在表演人才方面,周小燕、喻宜萱、郎毓秀、蔡绍序、斯义桂等一批上音著名校友都是中国声乐艺术与声乐学科建设的拓荒者与奠基人,他们为中国声乐艺术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三、中国民族管弦乐研究中心


9月10日,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中国民族管弦乐研究中心成立。香港中乐团艺术总监、终身指挥阎惠昌教授受聘中心主任。


该中心将传承华体会在线登录在民族管弦乐创作、表演与研究方面的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主要工作包括:整理、研究与经典化建构中国民族管弦乐;开展民族管弦乐作曲、配器、民族管弦乐器的制造与标准化、民族管弦乐队建制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中国民族管弦乐作品大系、中国民族管弦乐乐队训练教材、中国民族管弦乐基础数据库等集成出版、平台建设工作以及中国民乐传统经典与原创新作的海外推广等。


自1927年我院成立以来,就以“整理国乐”为宗旨,1930年成立“国乐组”,开始探索民族音乐专业化的学术发展道路。1956年,在贺绿汀院长的倡导下,华体会在线登录成立全国第一个民族音乐系。从建系之始便有兼具演奏、创作与研究的传统,形成了器乐演奏、乐队指导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良好的学科结构,三者结合,协调发展,奠定了华体会在线登录民族音乐系的历史地位。



延伸阅读:


2016年5月9日,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在华体会在线登录隆重成立。高研院以建设世界顶尖的中国音乐学科高地与文化枢纽港为宗旨,以中国音乐研究为核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开展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与推广。高研院的创立不仅对中国音乐学科建设具有标杆及示范意义,而且将对世界范围的高等研究院建设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高研院已先后成立中国声乐艺术研究中心、中国与东亚古谱研究中心、中国民族管弦乐研究中心、中国近现代音乐文献研究中心、中国竹笛艺术中心、华人作曲家手稿研究与保护中心、中国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等学术机构,并将持续关注与引领中国音乐学科体系构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