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国音乐语汇传达文化自信
5月22日,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资助项目、华体会在线登录原创交响幻想曲《炎黄颂》在西安音乐学院演出,上音指挥系副主任林大叶执棒深圳交响乐团精彩演绎了这部被誉为“有温度、有筋骨、接地气”的作品,现场观众反响十分热烈。5月23日,《炎黄颂》的曲作者、上音作曲教授周湘林、赵光、张旭儒、尹明五与西安音乐学院的多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举行了创作研讨会。
新时代要有新音乐语言
“《炎黄颂》的构思非常有内涵,我身在陕西对这一类题材接触比较多,像这样有深度内涵的不多,整个乐队写得非常通透,主题令人印象深刻。”西安音乐学院教授、作曲家韩兰魁分析,四个小标题把传统中华文明大的情怀凝练集中在四个点上,每个乐章只用一个字点一下,给听众无限的遐想空间。第一乐章“源”象征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为后面乐章的呈现铺垫得非常好;第二乐章“生”很有灵气,仿佛无数个小生命活跃在中华大地;第三乐章“化”戏曲的出现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第四乐章“祥”的呈现很宏观、很饱满。韩兰魁认为,新时代的作品要有新的语言、新的表达。《炎黄颂》涉猎的这个题材,写法有多种表达——可以写先锋派的东西,也可以写面对老百姓的,上音作曲家们在创作前期的准备非常充分,作品中使用的都是中国音乐语汇,丝毫听不出来他们长期生活在上海。他表示,《炎黄颂》是非常成功的作品,稍微有点遗憾之处——每个乐章都很完美,但是所有完美的东西放在一起以后,显得重了一点,各乐章之间的对比稍微弱了一点,对比包含力度对比、乐队的薄厚甚至长短对比,他建议,如果有一两个乐章削一点、薄一点更好。
在相互统一中保持创作个性
西安音乐学院科研处处长、作曲系教授冯勇认为,《炎黄颂》是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中的佳作,要好好推广,成为国家传统文化有代表性的作品。尽管四位作曲家的个性气质不同,但在音乐上的表现又有内在联系,可谓“近看风格不同,远看风格统一”。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任意表示,作曲家把西方的各种技法很好地消化后应用到作品中来表现中国文化;采用了传统的、现代的、民族的、调性音乐的、泛调性等丰富的技法,并非把中国民歌素材直接拿来展开。整部作品有点泛调性的感觉,听起来有现代性还有点民族风格,这就是学院派存在的意义。“周湘林老师的创作团队成立十几年来,始终以互相靠近、互相影响、互相激励促进的方式创作,越来越具有整体性的艺术表达。”音乐理论家、乐评人王安潮总结,《炎黄颂》在风格把握和技术应用上更加统一,整体设计注意了前后呼应、动静对比、给后者留下空间;每位作曲家在相互统一、相互发展中形成了自己个性语言的表达。《炎黄颂》从音调的选择上更加有内涵,更注重现代音响层面的表达,比《丝路追梦》更注重古今关系的表达,非常具有时代的美感,希望它成为中国交响音乐走向世界、新的时代精品。他分析,第一乐章从整体设计上有不同律动的选择,特别注重点状手法的应用,灵动而富于肢体变化,听众会随着音乐情绪的变化感到审美的满足;第二乐章具有西北特色的打击乐极富冲击力;第三乐章充满灵气,写作上纵向、横向关系都照顾得很充分,中间大段复调的写法有一种厚重感,能够压住场,管弦乐色彩的应用很棒;第四乐章将“泰山祭天”的文化内涵用音乐形象化,很好地收场。
中国交响乐团要力推原创
西安音乐学院副院长冯力斌认为,作曲家以写实和写意相结合的方法把三黄五帝开创的中华文明精彩呈现出来,有力、有情,特别积极向上;四位作曲家写作的风格、内在的连贯性都能达成一致。上音特别重视文化传承与文化运作、管理,好作品要让更多人听到就需要好乐团、好指挥呈现,仅仅依靠一所院校不能传播得更广泛,深交的演奏和指挥震撼、完美,不比国外乐团差。“《炎黄颂》的根是民族的东西,又运用了现代技法,我们乐团在演奏过程也学到很多。” 深圳交响乐团团长聂冰认为,这部作品是中国交响乐创作的典范,目前代表中国交响乐的最高水平,有一种引领作用。作曲家用自己的旋律、自己的音调,这就是文化自信,观众一听就感到亲切、激动,指挥以及每位演出人员都很激动,这种旋律、美感用现代的技法表现出来,它将来可能会写入教科书。聂冰表示,深交很早就特别重视原创作品,目前,国内的交响乐团对中国的作曲家推广不够,他提议,如果全国的交响乐团每次在演出时,上半场或者留出20分钟演奏中国作曲家的新作品,对作品的推广力度会很大。“去年上海之春闭幕式就是《炎黄颂》的世界首演,我非常荣幸地担任指挥,四位作曲家的音乐及理念已经深深印入我心。作品最高明之处在于,简约派的、多调性、点描式的配器法以及色彩旋律等一系列非常先进的作曲技法自然地融入到中国文化中,感觉这个技法就是为这个音乐而生。”指挥林大叶表示,作为一部伟大的作品,《炎黄颂》给指挥、演奏家等二度创作者留有很大的空间,相信它将来能够流传很远。他表示,作为深交的音乐总监,希望起到桥梁作用,向更多乐团推荐音乐学院教授们的优秀作品,让更多乐团以不同的方式演绎、传播伟大作品。
用中国音乐语言传达文化自信
上音科研处处长、项目策划人钱仁平表示,《炎黄颂》是整个团队精诚合作的结晶——上音党委书记林在勇作为出品人、院长廖昌永担任艺术总监,希望上音注重团队合作、注重创作的传统能够保持。他介绍,《炎黄颂》在上海的首演影响很好,这次深交的演出非常精彩,今年在全国的巡演8场。此前,作曲家们深入到西北地区采风,三年前上音交响多媒体剧场《丝路追梦》首演就在西安,这里是中华文化、中原文明的发祥地,《炎黄颂》在这里演出非常有意义。“感谢钱仁平教授的智慧——他的文案策划、对创作最初的构思等等带给团队很多新东西。”上音作曲系主任周湘林深有感触地回顾创作历程,有时自己会有意识地不用西方现有的一些作曲技法,尤其是积淀很深的技法——不允许当代西方音乐垃圾的东西在我们作品中出现,这多少体现了一个作曲者的文化自信。“过去我们一听到外国交响乐团的演奏或者外国老师的作品真的就不自信。现在我体会,只要深切地去琢磨我们骨子里美的状态,一定能搞好创作。”张旭儒教授分析,在学生阶段,自己很投入地研究别人的作品、别人的技法以及不同流派音乐构架中间产生什么手法,现在体会到,创作最重要的是动静和自己意愿之间准确落笔。他透露,上音创作团队有一个宏大的设想——至少要写56部作品,现在才写了20部,一定要坚持下去。赵光教授表示,在西北地区的采风对自己的创作有很多启发。他笑言,“现在我比原来自信多了,不用解释在作品中用了什么手法,听众都可以领会。”尹明五教授认为,创作最重要的是把发自内心的感受写出来,手法技术是个人的事情,最终呈现的结果是给别人听的,因此,“听众觉得音乐怎么样”才是标准。
本报记者徐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