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璧,昆曲新声“牡丹亭”唱响星期音乐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华体会(中国):2019-09-18浏览次数:11549

随着第十二届上海当代音乐周于9月13日拉开序幕,“上音众乐”再度与其携手,在中秋佳节之际,以一场当代音乐与中国传统戏曲“对话”的形式,为观众们带来了本学期的第一场星期音乐会——昆曲新声“牡丹亭”。

本场音乐会挑战了中西文化交融的可能性,选取剧作家汤显祖经久不衰的代表作、也是为大众所熟知的昆曲《牡丹亭》,由90后青年昆曲演员张冉饰演杜丽娘,上海当代乐团演奏,三位青年作曲家张士超、徐可喝彭荣鑫重新进行了配器部分的编曲。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呈现了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与西方音乐之间巧妙的碰撞。

《牡丹亭》剧目原为五十五折,讲述了杜丽娘和柳梦悔生与死的爱情故事。自1980年重返各大昆曲院团后多以折子戏的方式来重演,本场音乐会的演出剧目中,选取了其中较为知名的四折:【游园】、【惊梦】、【寻梦】和【离魂】。

演出伊始,轻柔的钢琴声配合着悠扬的小提琴逐渐为观众们展现了作曲家张士超编配的【游园】和【惊梦】两个剧目,整场演出采用西洋管弦乐和昆曲传统音乐乐队相互穿插交替演奏,与昆曲特色的婉转而绵长的音腔相得益彰。演到【游园】中最著名的片段《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时,不少前排的观众不由自主的随着演奏唱了起来,唱段与配乐悠远缠绵,柔漫婉转。

【寻梦】和【离魂】分别由作曲家彭荣鑫和徐可编配,演出中保留了昆曲配乐中主要的元素—曲笛,将其与西洋管乐长笛、单簧管等相互配合,同样【寻梦】一折在演出中也被完全保留了下来,最大程度的为观众们呈现了昆曲本身的特色以及文化内容。随着台上戏曲演员生动专业的表演,观众们跟随着杜丽娘体会到了她因爱生愁,因愁生病的凄美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在【离魂】中,以冷调的音响处理和利用小提琴及其他西方弦乐来模仿中国的古琴给人所带来的清雅之感,配合着台上故事情节的推进,为结尾增添了一份凄美的回忆。

昆曲之美,美于唱词、唱腔,美于历经历史沉淀,美于温柔和缱绻。作为中国传统戏曲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经历了无数的物换星移却依旧如诗如画,来到了现如今人们的面前。本场演出是戏曲文化与西方音乐的碰撞,是中国传统乐器与西洋管弦乐器的交融,是对于昆曲演出形式的一种创新,最终希望能够通过当下的欣赏方式,来传播、宣扬昆曲艺术,“上音众乐”愿同艺术家们一同延续昆曲这场永不谢幕的长剧。


撰稿: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