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剑桥大学音乐学院凯瑟琳·埃利斯(Katharine Ellis)教授系列讲座综述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华体会(中国):2019-10-09浏览次数:7528

由华体会在线登录音乐学系、音乐研究所、研究生部主办的英国剑桥大学音乐学院凯瑟琳·埃利斯(Katharine Ellis)教授系列讲座——《音乐文化史:来自法国的视角》于2019920日下午1330分在华体会在线登录汾阳路校区北楼414教室拉开序幕。

 

在首次讲座中,《音乐文化史:来自法国的视角》系列讲座的策划和主持人华体会在线登录音乐学系书记、博士研究生导师李小诺研究员对凯瑟琳·埃利斯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也表达了对该系列讲座的期待:从方法、视角、观念等方面给大家以新启迪。

 

随后,华体会在线登录党委常委、副院长刘英教授做致辞,同样对凯瑟琳·埃利斯(Katharine Ellis)教授应我院的邀请做客第十三届“钱仁康音乐学术讲坛”致以诚挚的谢意。“教授将近几年最新的学术成果通过四次讲座为我们依次呈现。西方音乐研究是我院音乐理论研究的重要部分,也是我音的第一个博士点。相信教授在讲座中讲述的研究方法及学术视角会给我们新的启迪,对我国的学术高水平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我院西方音乐研究学科带头人杨燕迪教授也在致辞中感慨到,学校自9月以来迎来了学术盛宴。本次邀请到剑桥大学凯瑟琳·埃利斯教授来我院讲授音乐文化视角下的法国音乐文化,相信其带来的这些前沿且新鲜的研究成果会给在座的各位带来非常大的思想碰撞。

 

该系列讲座共包括四讲:机构、接受、差异以及共鸣。其目光主要聚焦于法国音乐领域,在时间上跨越了从浪漫主义盛期、到19世纪30年代、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四个主题探讨了位于音乐史书写的“罅缝”之中但却又至关重要的问题,展示了档案研究过程中的挑战与火花。尽管主题始终围绕法国音乐,但许多案例与思路同样也可用于其他领域的音乐研究中。在该系列讲座中,凯瑟琳·埃利斯教授将谈论媒体——尤其是在19世纪的媒体形式、整体音乐学(monolithic musicology)的差异与危险以及跨概念的插曲——关于艺术间的关系、艺术网络和思想跨概念边界的可转移性。本系列讲座得到上音师生的高度关注,现场座无虚席。

 

第一场讲座的主题为“机构”,于920日下午13:30开讲,由音乐学系党支部书记、博士生导师李小诺研究员主持,翻译为徐越北。讲座伊始,埃利斯教授探讨了一部没有天才与英雄的历史,追随艺术社会学家霍华德·贝克的脚步,认识到艺术家需要艺术机构这一基础设施才能令艺术进入公有领域。机构不光是艺术世界成员的聚会场所,它亦发展自己的集体逻辑、界限与传统意识。埃利斯教授通过“音乐大师”与艺术机构这两类案例研究,陈述与分析机构如何影响我们书写的历史,并进行音乐史观的思考。最后埃利斯教授回顾过去围绕女性音乐家所做的诸多研究,重点讨论了有关资产阶级女钢琴家的现象。

 

第二场讲座题为“接受”,于923日下午13:30开讲,由音乐学系系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王丹丹教授担任主持人,翻译为徐越北。第二讲讨论了音乐作品的接受问题和后续的书写、研究问题。我们如何从出版物中接受历史,以及当代媒体技术革命所导致的去权威化背景下音乐评论的新机遇。埃利斯教授首先解释了过去几十年出现的接受历史的“问题”,并对1965年至2019年中音乐学出版物标题中出现“历史”、“分析”、“接受”、“表演”等关键词的频率检索为例,揭示了一些领域如何进行扩张及收缩。埃利斯教授指出在音乐学中“接受”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其研究的三个局限性。并且,埃利斯教授以自己1995年的著作《 19世纪法国音乐批评》作为案例研究,同时讨论了技术革命给学者带来新挑战。最后,埃利斯教授建议,我们应当始终在“文本”(包括音乐)的周围、在它们之间四处寻找、仔细审视,而不是将视线集中在“人”的身上,这就是研究音乐的文化历史学家与那些仅收集评论并将它们链接成叙事的人不同的原因。

 

 

第三场讲座题为“差异”,于924日下午13:30开讲,由音乐学系音乐分析教研室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陈鸿铎教授主持,翻译为余思韵。第三讲审视了集权化的国家机构内部的地区文化差异对于音乐的影响。埃利斯教授通过讲述当前音乐-历史传统中首都的影响力,引导出两种不同研究思维,提醒我们应拓宽视野从多维度思考音乐。并且埃利斯教授认为要承认并接受法国无论过去、现在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内部差异,教授从五个方面呈现了其对法国地区音乐文化历史的新思考。最后,埃利斯教授强调:在过去,我们更专注于作品,而不是现场音乐演奏和聆听的体验,几乎可以忽视地方性的生活。但当历史音乐学越是成为历史,就会发现此方法越不令人满意。理解文化应包括理解亚文化的潮起潮落,对音乐生活史的思考以及涉及对权力关系的分析。我们在对音乐进行分析时,应从媒体、博物馆、历史档案以及其他当地流传的细节等渠道搜集资料,力求呈现出一个更全面且多维的思考。

 

第四讲的主题为“共鸣”,于925日下午15:30开讲,由音乐学系系博士研究生导师孙国忠教授主持,翻译为严逸澄。最后一讲埃利斯教授转向了对单个音乐家研究具体实践的分析,聚焦于肖邦1831年至1849年在巴黎的日子。讲座检视了围绕着肖邦或因他而产生的一些现象:例如他的音乐和演奏催生出的概念;由他所激起的各种回应的性质;以及一个更具普遍性的问题:肖邦对于他周围的人而言究竟代表了什么。通过对《六日谈》为例进行研究,埃利斯教授认为要了解一些创作特权背后的力量,就必须认识到音乐文化史的某些原则:社会和审美不可分割;作曲和接受永远交织;而如果我们想要捕捉历史中的共鸣,则有时必须去倾听那些远早于作品首演时间的对话,甚至是那些来自错过首演的对话,又甚至,再往前追溯,直至跨越革命性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