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梅教授主讲蔡元培讲堂第四十五期“少数民族器乐艺术研究论纲”讲座综述

发布者:伍维曦华体会(中国):2023-04-19浏览次数:383

在华体会在线登录迎来建校95周年之际,华体会在线登录科研处协同音乐艺术研究院、作曲指挥系、音乐学系、民族音乐系、《音乐艺术》学报编辑部、贺绿汀高等音乐研究院等部门,于20221114日至19日举办“华体会在线登录建校95周年·艺术学研究学术周”,通过7场学术论坛、5场系列讲座以及2场音乐会,多元、集中地展示了新时代以来华体会在线登录以“教创演研”一体化为人才培养导向的学术研究新成果。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华体会在线登录建校95周年·艺术学研究学术周的系列活动之一,由华体会在线登录主办,华体会在线登录科研处与上音书院共同承办的“蔡元培讲堂·第四十五期”于20221114日在华体会在线登录举办。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长、华体会在线登录萧梅教授受邀代表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器乐艺术研究”(21ZD20)课题组发表了题为少数民族器乐艺术研究论纲的精彩讲座。

在讲座正式开始前,上音音乐艺术研究院院长伍维曦教授简单介绍了蔡元培讲堂,并邀请该课题的首席专家华体会在线登录副院长刘英教授对课题基本情况和工作进展做提要。刘英教授强调学界在讨论民族音乐文化”“器乐文化时,必须将中国少数民族丰富的器乐艺术纳入到研究体系中,才是整体意义上的中华民族音乐。故而课题组希望通过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实地考察各方面的工作,回应和探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在器乐艺术上的表现,同时也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方面展开思考与实践。此后刘英教授汇报了课题立项一年时间内取得的成果,课题组成员已在核心刊物发表8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公开举办6场讲座,在学界引起了极大反响。

讲座伊始,萧梅教授介绍了课题的立论前提与现实背景。如何构建“中国器乐表演艺术理论体系”及其“元理论阐释”是课题组专家多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要真正认知中国器乐艺术的整体面貌无法脱离中国音乐整全的内涵,即以56个民族的音乐文化为其叙事框架,并厘清少数民族器乐、少数民族音乐和中国音乐三个范畴的关系。在当前院校教学体系中,尤其在非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是相对缺位的。少数民族支系的复杂性与其器乐的多样性带来了师资力量、音乐品种取舍等诸多问题,造成了少数民族器乐进入高校的瓶颈。在理论与现实的双重需求下,该课题立项可谓恰逢其时,旨在力图避免让少数民族器乐成为国乐教学缺席的“在场者”。

“中国少数民族”与“器乐艺术”是本课题研究的两大范畴。萧梅教授援引杨民康教授的观点,强调我们应将作为学科术语的“少数民族”视为对内塑造中华民族、对外连接境外民族与国家的“中间圈”,确立从少数民族出发,与汉族和其他国家民族互为中心、互为边缘的双向乃至多向的视域融合的研究立场,由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本位向内外两端延伸,进而为深入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合构成及各民族间历史文化交往提供可能。关于“器乐艺术”这一概念萧梅教授强调,它具有作为物质文化的器物和作为非物质文化的音乐形态与表演实践的双重性,同时研究者应深入发掘局内文化本位的审美认知与解释体系,在艺术审美与文化功能并重的前提下开展研究。

此后萧梅教授梳理了课题相关的学术积累。自上世纪50年代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拉开序幕,主要涉及人类学、民族学领域萌芽和民族音乐理论初期建设两大领域,包含单一民族的整体音乐调查和特定音乐体裁种属志式研究两大类。80年代学科理论和方法论介入后,教材、调查报告、集成、图录、学位论文等各类型成果不断涌现,为少数民族音乐提供了全景式版图。从其研究类型、主题和特征可概括为九类:1)器乐音乐形态、2)表演研究、3)乐器声学与制作工艺研究、4)比较研究与同源跨境(界)民族器乐研究、5)传承与变迁研究、6)单类乐器史、合奏器乐史等历时性研究、7)“仪式音声研究”“认同研究”等学术话语引导的研究、8)“音乐文化本位模式分析法”“表演民族志”“口传机制”等方法论层面的扩展、9)自20世纪初期传教士和探险家等非音乐学人对少数民族乐器的描写记录发端的境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基于上述积累,萧梅教授指出该课题将以历史和现状为时空坐标、以传统暨民族民间音乐的全貌为整体语境、以各民族器乐艺术的差异与共性为中心视角、以“多元一体”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基本立场展开“整体性研究”。在此原则下,对1)少数民族器乐历时的多线程源流及相互影响、2)当代乐器与器乐活态表演之存见与特征、3)原生语境中各民族器乐发展传承、4)专业院校教育、舞台创作和传承与传播四大板块的问题开展广泛考察、系统描写、全面分析、深度阐释。课题总体研究思路以“关系系统”为起点,进而处理“民族与国家”“历时与共时”“乐器与器乐”“民间与专业”“本土与国际”和“理论与实践”六组关系。随后,萧梅教授介绍了五个子课题“两维三径”的设计理念,即“史-志”共建的基础性材料整理与深度研究,结合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所需,从“表演-创编-传承传播”三条路径分析与阐述当代少数民族器乐艺术的整体现象与主要特征。

在讲座后半程,萧梅教授具体介绍了五个子课题的研究问题与思路。第一子课题是“少数民族器乐艺术史”,力图兼顾器乐的大类型与小乐种,在学界过往“文化圈型”和“文化通道型”研究的基础上,延续“关系史”考察路径展开具有历史意识的再类型化与比较。该子课题主要包含三个层面的问题:其一是“双重历史表述观”的史观问题,即通过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表述”,将“心史”与“信史”并举,探索将口传资料纳入历史书写与文化阐释的可能性;其二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观”的视角问题,即从少数民族看汉族、从周边看中原、从历史看当下、从器乐文化的时空交流看民族关系;其三是史料问题,在学界“四重证据法”的基础上,萧梅教授回溯了黄翔鹏先生对中国音乐史材料的讨论,指出本课题将结合“物态史料”与“活态史料”,并提出包含“表演史料”的“五重证据法”,探索转瞬即逝的音响及其发声过程能否成为史料的可能性,萧梅教授认为这是音乐学对话和补充大史学的窗口。针对口传史,萧梅教授还为我们展示了两个案例:其一是柯尔克孜族传说中有关自然声的启发母题,以此提请研究者要关注主体民族文化本位的自表述,并在史料钩沉中注意整体文化语境问题。其二是从蒙古族潮尔声音的古老感出发,切入游牧民族的声音观及其审美经验变迁史等问题,提出“声音中自现的历史”,即声音自身能否作为史料的问题。

第二子课题是“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志”。这一子课题既要整理、吸收分析已有少数民族乐器志书成果,同时要关注当代少数民族乐器的变迁。该子课题试图建立少数民族乐器分类体系与描写标准,同时进行数据库、乐器展等实践工作。萧梅教授格外强调,在“类”与“单件乐器志”之间取得平衡对该子课题的研究尤为关键。

第三子课题是“中国少数民族器乐表演形态研究”,关涉两方面问题:1)中国少数民族器乐的传统形式及其表演特征。区别于通常概念中纯器乐、尤其是器乐独奏的表演形态,少数民族器乐多依托于本民族的民俗生活,附着于歌、舞、戏、史诗、说唱等体裁。而过往研究通常重独奏而轻合奏、伴奏,且多关注乐器的演奏技艺而忽视了协作、合作的模式,萧梅教授则强调学者们应该在各乐器与其他表现因素之关联和互动中观察和研究其独特性;2)中国少数民族器乐表演当代变迁的核心问题。从“以表演为中心”的视角出发探索相应的研究模式,挖掘表演及其背后不同民族独特的音乐思维和行为模式,从表演角度切入讨论民族器乐改革、创作、教育、保护、传承和发明等一系列当代议题。

第四子课题是“中国少数民族器乐创作与改编”,一方面是围绕少数民族器乐音乐创作改编中的美学思想、音乐审美特征等方面展开专题研究,扩充现有的音乐美学研究;另一方面是以哲学美学的学科思维、灵活兼顾音乐人类学及其他学科方法,把握少数民族器乐音乐内在审美与发展规律,为未来的改编创作提供审美内核。萧梅教授指出该子课题的难点主要包括:1)大量少数民族器乐创作改编的新老作品并未纳入学者们的研究视域中;2)要求分析者具备多重分析技能,从而良好面对“原始路径”、“艺术路径”和“商业路径”的三类作品。

第五子课题是“中国少数民族器乐传承与传播”,聚焦已有传承与传播类型与模式的展开研究,在传承部分梳理了自然传承、院校传承和“非遗”传承三种经典类型,传播研究则包含国家文化管理体系建设和文化市场运营模式构建两大面向,将深度个案考察与宏观市场调查相结合,以期通过学院与民间、政府与市场、现实生活与虚拟空间等多个维度的考察与分析,立体化构建少数民族器乐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整体景观。

在讲座最后,萧梅教授总结了少数民族器乐艺术的研究一方面要置于宏观的关系网络中展开考察,另一方面也要从传统和当代的两条线索着手,以“关系研究”和“过程研究”为横向与纵向的两方面架构,以学术研究、应用研究、资源平台的开发和服务作为整体的研究路径。在“关系研究”中关照整体与部分、普遍性与差异性和民族音乐文化交流三组关系。而“过程研究”又涉及三个层面:其一是宏观层面,即关注长时段历史发展中,当代至于历史的延续性、当代所具有的流动性等;其二是中观层面,例如乐器改革、表演形式更新、新音乐素材的介入、当代专业教育体系构建、当代作曲技法融合等等问题;其三是微观层面,即课题将深入“原生态”器乐表演与“次生态”“再生态”的当代舞台化器乐表演与创作细节,探索其内在机制。通过上述路径,课题力图建立少数民族器乐的材料体系、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并输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成果。

本场讲座引发了在场师生的积极反响,在提问环节伍维曦教授等人又就“史”与“志”的关系与平衡、历史音乐学和系统音乐学学科的交融交互等问题做了追问,萧梅教授进而从学术史的“双重谱系化”和多重音乐史料的互证等角度进一步做了阐释与回应。

 

供稿:凌嘉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