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民族的“根”与“魂”——记老党员江明惇家风故事

发布者:易慧华体会(中国):2024-07-05浏览次数:15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切实引导老同志在家庭、家教、家风中发挥正能量由华体会在线登录离退休党委、关工委牵头,引导青年学生深入挖掘、记录、展示老同志的家风故事,寻找承载一代人精神、一个时代良好家风的“传家宝”。现对部分优秀作品予以刊登


坚守民族的“根”与“魂”

——记老党员江明惇家风故事

陈玉倩

图片

江明惇,中国共产党党员,华体会在线登录教授,博士生导师。至今还奋战在教学一线,曾任华体会在线登录院长,党委副书记、书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上海美学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艺术学科评议组(第四届)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于1986年创办“东方音乐学会”并任会长。
江明惇祖籍在浙江宁波,祖父是一名教书先生,在乡下小有名气,后创办了一所奉化中学。父亲江圣逵是一个要求进步的知识青年,积极传播革命思想,曾编写《求知文丛》《改造日报》等书刊。赴日本留学十年,1928年回国,在党最困难的时期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教师为公开职业,实际上先后在浙江、上海、河南等地开展党组织的地下工作。母亲沈德均曾任白洋巷小学校长,一人教授多门课程,还参与过编写《妇女生活丛刊》,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参加地下党组织工作。
江明惇出生后,父亲的公开身份为日语报刊编辑,母亲对外从事幼儿教育相关工作。但实际上,江家是地下党上海市委的联络站,父母冒着生命危险,暗中进行护送同志、传递情报等重要工作。父亲曾两次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家庭处境十分艰难,但仍千方百计坚持革命。母亲一直教导江明惇:“我们要依靠的只有党组织,一切都应该以党的利益为根本,应向党贡献一切。”四年级时,江家实际上已变成了中共上海地下党领导机关所在地,父母主要负责掩护上海党组织与中央的联系。在江明惇的记忆中,当时的市委书记刘长胜、副书记刘晓、组织部长张承宗、宣传部长沙文汉等人经常来家中“做客”,江明惇在外间练习钢琴,大人们在里屋开会,手上还常拿着一副扑克牌。这实际上是以打牌作伪装,来研究工作,后厢房设有与中央联系的秘密电台。
父母和很多革命战友毕生以民族存亡为己任,默默为新中国的解放奉献终身。这深深影响着江明惇的成长,他讲到:“父母和前辈们常和我谈思想和生活,总以革命精神教育、激励着我。他们一生忠于党和人民,严格要求自己,毫不计较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得失的崇高精神,是我努力学习的榜样。”榜样的力量也对江明惇专业道路的选择起到了关键的引领作用。
江明惇从小热爱音乐,父母以“为人民培养一个音乐家”为期望,请父亲好友沈知白先生任其导师。沈先生尤其注重对江明惇民族音乐感情的培养,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戏曲剧团常来上海进行演出,江明惇和志同道合的同学们常去观看,有时沈先生还会亲自陪同解说。学校当时在漕河泾,晚上演出结束没了车便步行回校,交通不便也未能阻挠小“戏迷”们的热情。
江明惇初二时,原就读的行知艺术学校音乐组并入华体会在线登录(下文简称“上音”)少年班,也就是如今的上音附中。江明惇开始接受更加正规、体系化的专业音乐教育,正式读作曲专业。后直升入上音本科作曲系继续深造,学院的专业课程学习为江明惇之后民歌研究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本功。1958年,上音恢复建立“民族音乐研究室”,抽调了作曲系的江明惇、滕永然和民乐系的李民雄去工作。当时,民乐专业被认为是“老土”专业,常受轻视。江明惇在作曲系学习时成绩十分优异,此番被调去搞民乐,很多人无法理解,甚至为他惋惜。但沈知白先生很支持,他讲到:“任何专业都应该打好民族音乐的底子,这是我们民族的根本。”
民族音乐研究从采风开始,浙东锣鼓为首个目标。江、滕、李三个年轻人揹着二十多斤的盘式录音机,从杭州出发,到浙东、浙南、浙西很多地方,还去过几个海岛,历经两、三个月,收集了不少宝贵的原始材料。他们又花数月时间记谱,假期也从不休息。先通过老式录音机记录打击乐总谱,再进行理论研究,又经几次修改,乐谱和文字资料最终以油印的方式保存了下来。当时很多省都会举办民间歌舞会演,汇集全省优秀的民歌手和熟知当地民歌的音乐家。江明惇以此为契机,在会演中录制了很多民歌,再“顺藤摸瓜”深入民间进一步挖掘。这些费尽心血艰苦“抢救”而来的珍贵资料至今还留存在我院的音乐研究所中,为后人学习和研究民族音乐提供重要参照。
图片
1960年开始,江明惇又接手了全院所有系(包括附中)的民歌教学工作。就这样,从教学到理论研究,从民歌慢慢扩大到整个民间音乐,从音乐本体研究逐渐扩展至与音乐美学、民俗学的结合,江明惇与中国民族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将其发扬光大,更是在为全人类文化做贡献。江明惇常讲:“真美在民间,中国传统音乐博大精深,紧紧伴随着民族的历史,和广大人民同甘苦共命运,是我们民族的‘根’与‘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民族音乐学科建设刚刚起步,理论不够成熟,实践积累也较为薄弱,因此常常受到误解和轻视。西方音乐理论起步早,已成体系,后续工作好比在建成的大厦中装修、扩建,但当时的民族音乐工作好比刚在为建造大厦前做挖土、打地基的准备工作。江明惇等老一辈民族音乐理论家们为抢救民族音乐财富,开垦“荒地”,常常浑身沾满污泥、满脸汗水,却甘做“开拓者”,默默坚守着民族的“根”与“魂”。
图片
江明惇之女江晨5岁开始学习钢琴,先后获得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钢琴、室内乐、艺术歌曲、钢琴伴奏四个硕士学位,在日内瓦高等音乐学院获得相当于博士的最高级演奏家文凭,被认为是目前国内少有的“全能型演奏家”之一。江晨熟悉法、英、德等多国语种,技术娴熟,情感细腻,活跃于欧亚各国的音乐舞台上,曾三次荣获国际比赛大奖。尽管国外有着更为优越的待遇条件和更多的演出机会,但江晨仍选择回国发展。在全国各地开展巡演,让更多中国人听到多种风格钢琴音乐的同时,现任上音钢琴系主任,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第十五、第十六届上海市人大代表,通过教学将多年所获所感进行传承与延续。

图片

受父亲影响,江晨十分注重中国风格钢琴音乐的诠释和教学。钢琴虽作为一种舶来品乐器,但音乐始终是相通的。我国作曲家通过对古曲、民歌等进行改编创作,创新性运用民族化的音响和曲调,将中西方两种不同审美特色的音乐文化进行融合。因此,江晨在教学中常常强调中国钢琴作品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对“中国意境”特有的触键与踏技等进行探索。她讲到:“中国人也能用钢琴‘讲好中国话’。”
不论是在祖国危难之际投身革命,不顾个人安危的“阴影下的勇士”;还是为抢救民族音乐财富,逆流而上的民族音乐专业“垦荒人”;亦或是学成毅然报效祖国,中西文化的“连接者”。身处不同时代,江家人始终牢记对民族“根”与“魂”的坚守,不计较个人得失,勇于奋斗牺牲,将宝贵的民族精神代代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