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高地 | 上音国社科冷门绝学团队成功举办少数民族濒危唱法研究学术工作坊

发布者:陈璐瑶华体会(中国):2024-11-18浏览次数:10







11月16日,上音国社科冷门绝学团队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濒危唱法数据集成、知识谱系与创造性转化研究”学术工作坊在华体会在线登录淮海路校区召开。市教委科研处副处长宋懿琛,上音党委书记裴小倩、发规处处长韩斌出席本次学术工作坊开幕式。开幕式由科研处副处长孙剑主持。



裴小倩在致辞中表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她指出,上音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方面有着深厚的历史积累,一直以来为增进各民族文化认同,巩固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贡献力量。此次国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团队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濒危唱法数据集成、知识谱系与创造性转化”是上音首个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项目,在音乐学研究、声乐表演与教学以及交叉学科等方面开展学科间的深度合作。相信这个团队能够以创新的视角实现中国少数民族濒危唱法的传承和发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新的贡献,结出新的硕果。


宋懿琛致辞,他认为,这次活动标志着上音在新文科试点长期建设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新文科建设强调跨学科融合、创新性发展,而上音冷门绝学团队正是这一理念的具体实践,不但综合校内专家与全国各高校领域优秀学者,还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探索出一条具有上音特色,乃至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大体系建设之路。



在阶段性成果报告当中,首席专家萧梅教授汇报了团队建设的核心理念、学术创新点、目标与方法,并概述了团队阶段性成果以及面对的难点、重点;骨干专家、上音声歌系主任、歌唱家方琼教授报告了团队在创造性转化方面的思考与实践;骨干专家、复旦大学现代语言学研究院张梦翰研究员从语言学和音乐研究相结合的角度,介绍了音乐多样性及其历时演化的计量方法;唱法数据库负责人、广西艺术学院朱腾蛟副教授与博士后李巴达拉胡、硕士研究生周珂分别对唱法数据库目前的建设情况以及基于数据库建设的南北方少数民族唱法分析做了演示。成果报告引起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与热烈反响。下午,专家与团队成员一起对建设现状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远景规划诸问题做了充分论证建言。


本次工作坊由上音国社科冷门绝学团队、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亚欧音乐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科研处、音乐学系协办,包括团队阶段性成果报告、专家研讨与“天籁传歌·声声不息”中国少数民族特殊唱法展演三场活动,特邀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西北民族大学、西藏大学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等高校专家,《中国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学》《人民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等核心期刊与出版社负责人以及校内外课题组成员参加。



当晚,来自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蒙古族、藏族、瑶族、白族、傣族、傈僳族的原生态歌声在北楼报告厅响起,生动又真切地演绎了“天籁传歌·声声不息”的独特魅力。


麦拉苏 呼麦《云上》

傈僳族《阿尺木刮》

白族拉玛人 和有权、余光妹《算开益》

藏族阿尔麦人 酒歌《兄弟纳玛》

李惠 夜歌《青春好时光》

李学英 彝族叙事歌《黑七腊白》

马全 河湟花儿《雪白的鸽子》

上音声歌系少数民族班:蒙古族-维吾尔族民歌联唱

盘瑞芳、赵燕兰 《盘古瑶山歌》

赛努拜尔·吐尔逊
维吾尔族木卡姆《切比亚特木卡姆朱拉》片段

20位民间艺术家们奉献了呼麦、阿尺木刮、摆时、开益、飞歌、花儿、坝子山歌、弥渡彝歌、热尔麦人多声歌唱等多种歌唱体裁,其唱法或深沉雄浑,或高亢入云,或直白质朴,或迂回摆颤;转音、滑音、鼻音、颤音、气震音、真假声,声声蕴含着人文生境的密码,带给现场观众极具多样性和审美冲击力的听觉体验。在展演最后,上音声歌系各民族学生以蒙古族与维吾尔族民歌联唱的形式,展示了上音民族声乐教学与创造性转化的最新成果,演出在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成功落幕。


国社科冷门绝学团队项目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延续性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华体会在线登录是该团队项目的学术高地与培育阵地,不仅是全国两个音乐类国社科冷门绝学团队所属高校之一,也是另外一个音乐类冷门绝学团队项目《科尔沁史诗的数字化整理及活态生成机制研究》的首席专家杨玉成教授的博士后合作单位。此外,上音团队也与相关领域冷门绝学个人项目“中国东北无文字少数民族民歌数字化整理及传承机制研究”(中国音乐学院张天彤教授)与“畲族山哈书抢救、整理与研究”(浙江音乐学院洪艳教授)有着充分的学术交流与互鉴基础,将以扎实稳健的学术作风,探索一条中华民族传统暨民族民间唱法在学术研究、高校教育、非遗保护传承与社会化资源服务转化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